“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的社區防控,凸顯了物業管理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成效,16.1萬名物業保安人員參與卡口值守、人員排查、環境整治、服務群眾等工作,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span>
6月11日上午,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在全國政協機關召開網絡視頻調研會議,主題是“加強社區物業管理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此次會議在北京、天津兩市政協設分會場,北京市民政局負責人正通過視頻連線發言。
探索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區、業主及物業服務企業等相關方參與的社區物業協同共治機制,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增強百姓“家門口的幸福感”的重要途徑。在這方面,北京、天津都做出了有益探索,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在現實中,物業承擔了很多公共服務職責。據北京、天津兩市相關部門反饋的情況,當前物業服務不到位現象較多,業主自治組織覆蓋率不高、不夠規范的問題突出,還需要探索新理念新思路。北京市朝陽區勁松街道負責人說,勁松街道老舊小區眾多,在一些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雖然街道每年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綠化、保潔,但由于沒有物業、業委會,無法進行專業維護,造成公共資源浪費,居民也不滿意。
無物業的老舊小區生活不便,有物業的小區煩惱也不少。天津市南開區天香水畔小區業主王力前說,該小區前物業公司因為經營不善提前撤出,一時間小區停水停電、垃圾遍地。好在,業委會擔起了自治重任,在南開區物業辦的指導下行動起來穩定小區秩序,積極選聘物業公司,定期召開物業管理協調例會,促進業主與物業公司的溝通,讓業主又擁有了安全放心的生活環境。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負責人說,從法律層面看,物業安全保障義務不明確,業主委員會運作失范且法律地位尷尬等等問題導致涉物業管理糾紛頻發。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認為,司法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物業糾紛大部分不能通過司法渠道解決,而且,法院一旦判決支持物業公司關于物業費的請求,很多欠費業主會將法院戲稱為“收費員”,如果法院判決酌減一定比例的物業費,又直接影響主動繳納物業費業主的積極性,還被戲稱為“打折員”。
將物業管理融入基層治理是一個復雜課題。會上,一些來自基層的代表帶來了不少好經驗。北京市德勝街道安北社區負責人介紹說,德勝街道的教場口2號院是個老舊小區,原單位物業管理撤出后,小區處于失管狀態。為此,社區黨委逐步形成黨建引領搭平臺、“兩委三方”全民參與、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讓小區“舊貌換新顏”。天津仁恒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仁恒物業將客服、工程、秩序、環境四個崗位的工作進行網格化管理劃分,真正做到人人設區域、人人擔責任,助力社區精準治理,他還提議,“把物業服務的重點從‘催繳費’轉到提升服務質量上?!?/span>
目前,北京、天津都制定了物業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物業管理納入社區治理體系,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居民自治、多方參與、協商共建、科技支撐的工作格局。李大進委員認為,在相關法律法規實施過程時,哪些會導致互相掣肘、哪些會留下空白點,還需要進一步總結完善。李迎新委員建議進一步探索化解物業糾紛的多元途徑,對物業糾紛案件實現繁簡分流,完善物業公司進入退出機制。凌振國委員建議社區物業管理和基層社會治理更加注重以人民為中心,尤其要重視對老年人、殘疾人的服務保障,實現精細化治理。社法委主任沈德詠在主持會議時表示,當前需要完善社區物業管理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高黨組織的覆蓋率,推廣優秀黨建經驗,鼓勵探索黨建新模式。要發揮基層首創精神,勇于探索,敢于改革,善于提煉。
全國政協社法委副主任徐敬業、呂忠梅(駐會)、黃樹賢,北京市政協副主席李偉、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部分在京全國政協委員等參加會議。
來源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站